你有發現嗎?Google 搜尋結果變了。現在輸入問題時,不再只是出現一連串藍色連結等你點,而是直接看到 AI 整理出的「智慧摘要」,快速給出答案.png)
▲ 以「南瓜炊飯怎麼煮」為例,Google 優先顯示 AI 整理的做法與材料步驟,使用者不需點進網站就能得到解答
這樣的搜尋模式改變了內容被看見的方式,讓許多網站經營者開始焦慮:即使排在第一名,內容還會被點進來嗎?
這種情況被稱為「零點擊搜尋(Zero Click Search)」,也就是使用者在搜尋後,直接在搜尋頁面獲得答案,不再進入網站。這樣的搜尋行為正在成為新常態
尤其像是食譜、生活技巧、教學指南、健康資訊、理財建議、科技操作等「一問一答型」內容,更容易被 AI 摘要擷取,直接呈現在搜尋結果中
這樣的趨勢,也讓一個新名詞浮上檯面: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
SEO 並沒有消失,但它的戰場,正從「排名」轉向「被引用」。GEO 就是在這個變化中誕生的全新優化思維


網頁設計/
搜尋引擎優化/
行銷廣告/
從網站設計、網站建置,到關鍵字排名、SEO優化、 廣告投放與內容行銷,我們提供一對一顧問式服務, 以實戰經驗為基礎,陪你從品牌定位走到業績成長。AI 摘要與 SEO 的新趨勢|從 GEO 到內容行銷策略全解析
搜尋模式改變了內容被看見的方式
認識 GEO:從被點擊轉向被引用
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指的是針對生成式 AI 搜尋模型(如 Google SGE)進行優化,讓內容更容易被選中作為 AI 回答來源
簡單來說,不再只是讓人「點進來看」,而是讓 AI「主動引用你的內容」來對外說話
這代表內容不只要寫給讀者看,還要寫給 AI 看——要讓 AI 理解、信任、並願意引用
因此「結構清楚」「資訊正確」「具有觀點」變得比以往更加關鍵
關鍵名詞整理:GEO、SEO、AEO、AIO 是什麼?
名詞 | 全名 | 定義 | 與搜尋的關聯 |
SEO |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| 提升網站在搜尋結果中的自然排名 | 增加曝光、點擊,內容經營的基礎策略 |
GEO |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| 讓 AI 願意引用你的內容作為答案 | 提升在 AI 摘要中的能見度 |
AEO | 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 | 讓內容適合出現在回答框與 AI 摘要中 | 使用問答格式,成為 AI 的第一回答選項 |
AIO | AI-Optimized Content | 利用 AI 工具輔助內容產出與優化 | 加快產製流程、輔助 SEO 與 GEO 實作 |
圖示秒懂 GEO 與 SEO 差異:實例解析
Google 搜尋「台北三天兩夜行程規劃」,左上是 SEO 排名內容,下面與右側則是 AI 摘要(SGE)自動整合的回答,兩者資訊來源可能不同.png)
▲搜尋「台北三天兩夜行程規劃」時,雖然網站仍有排名,但 AI 智慧摘要會直接先給出整合回答,擠壓點擊空間.png)
▲除了 AI 摘要,右側還會出現 GEO 推薦連結,讓用戶一眼就能看到精選內容,網站想爭取點擊變得更困難
SEO、GEO、AEO、AIO 應用舉例
SEO:寫了一篇《台北三天兩夜行程規劃》,優化標題、關鍵字與內部連結,目標是出現在 Google 搜尋前幾名
GEO:強化段落邏輯、補充資料與評論觀點,讓 AI 願意引用這篇內容整合到 SGE 摘要中
AEO:將內容改寫為問答式,如「台北最熱門夜市是什麼?→ 士林夜市」,直接回應搜尋問題
AIO:用 ChatGPT 協助草稿編寫,再加入實地經驗,提升專業度與可讀性
GEO × SEO:不是取代,而是整合深化
GEO 和 SEO 並不是彼此競爭,而是策略上的延伸與深化
SEO 打下搜尋能見度的基礎,而 GEO 則是在這個基礎上,進一步讓內容進入 AI 摘要、回答框等新曝光場景
可以這麼理解: SEO 是入場券,GEO 是舞台麥克風
只做 SEO,未必能出現在 AI 摘要中;但若善用 GEO 思維,也能提升 SEO 整體表現,兩者相輔相成
GEO × SEO 整合應用一覽表:
| 面向 | SEO 做法 | GEO 延伸策略 | 整合應用建議 |
| 關鍵字策略 | 鎖定熱門關鍵詞與長尾詞 | 將問題型關鍵詞轉為 Q&A 格式 | 同一頁中以 QA 形式回應搜尋意圖 |
| 內容結構 | H2 標題分類清楚 | 增加語意明確的小節標題 | 使用 H2 + H3 搭配,讓 AI 易於擷取 |
| 可讀性與信任感 | 加入內外連結、排版整齊 | 引用具權威的資料來源與觀點 | 讓人讀得懂、AI 也能理解與信任 |
| 成效追蹤 | 用 GA 看流量、CTR、排名 | 觀察是否出現在 AI 摘要或回答框 | 建立內容更新與 QA 成效觀察機制 |
| 工具應用 | SEO 工具協助選詞與優化 | AI 工具產出草稿或問答素材 | 使用 AI 作為輔助,而非全權代筆 |
成效觀察與實例:GEO 如何影響內容策略?
從實際數據來看,當 AI 摘要(AI Overviews)成為搜尋結果的一部分時,許多網站的自然流量顯著下降,反映了 SEO 與 GEO 的戰略重要性.jpg)
▲ 圖片來源:Similarweb
・根據 Search Engine Roundtable 引用 Similarweb 報告,自 Google 在 2024 年 5 月推出 AI Overviews 功能以來,美國的「零點擊搜尋」比例已從 56% 上升至 69%
・Search Engine Land 也指出,從 2024 年至 2025 年 3 月,北美地區點擊率由約 44% 降至約 40%
・Digiday 指出,AI 摘要出現後,許多高流量關鍵字的自然點擊率下降了 15–34%
這些觀察意味著:
僅依賴傳統 SEO 排名已不足以保證曝光
品牌內容若能符合 GEO 優化要件,結構清楚、語意完整、具備觀點與數據,就有機會在 AI 摘要中被引用
被 AI 摘要引用後的曝光,往往比僅排名前幾名更有價值與效率
建議品牌可以從優化內容頁的語意結構與 QA 模組開始,逐步擴展內容被引用的機會
➤ 若你正在規劃這方面策略,也可參考我們的 內容行銷服務
AI 搜尋時代:內容優化該注意什麼?
AI 搜尋並不代表寫內容要「像機器」,但在 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思維下,以下做法變得不可或缺:.png)
1.結構清晰:標題與段落邏輯分明,讓 AI 更容易理解並擷取重點
2.主題聚焦:一頁一主題,避免混雜過多資訊,強化語意一致性
3.資訊正確與可信:加入數據來源、專家觀點或官方說明,提升內容權威性
4.定期更新:維持時效性,有助 AI 判斷為可靠且具參考價值的資訊
5.問答式補充:加入常見問題與解答,有助提升進入 AI 摘要或回答框的機會
這些策略不只讓讀者好懂,也能讓 AI 更容易識別並選用你的內容
Q&A:GEO 內容優化的延伸疑問
Q1:GEO 是適合所有產業的內容策略嗎?
A:GEO 對於需要知識傳遞、教育市場的產業(如 SaaS、醫療、金融、旅遊)尤其適用,因為 AI 搜尋更傾向引用具邏輯與深度的內容。電商雖然以產品頁為主,但若有部落格、購物指南等內容型資源,也能運用 GEO 提升搜尋摘要引用率
Q2:是否需要針對 GEO 製作全新內容?還是可以調整舊文章?
A:不一定要全部重寫。可優先從舊有 SEO 表現佳但未被引用的文章著手,調整標題結構、加入 Q&A 區塊、明確回應讀者可能搜尋的問題,就能提升 GEO 成效。這也是許多品牌最常見的入門方式
Q3:內容長度會影響 GEO 表現嗎?
A:並非愈長愈好。AI 更看重的是「段落邏輯清楚」、「資訊聚焦」與「語意完整」,而不是字數本身。與其寫一篇 4000 字的散亂內容,不如撰寫 1500 字、聚焦單一主題且結構明確的文章,更容易被 AI 抓取與引用
內容未來的價值,在於是否值得 AI 信任
SEO 不會被取代,但光有排名可能已經不夠
未來的關鍵是:你的內容是否值得被 AI 引用?是否能真正幫助用戶解答?
GEO 提醒我們,寫內容不只是讓人點進來,而是讓 AI 願意「選你來說話」
這正是品牌能見度與信任的新起點
➤ 如果你也想進一步強化 SEO 基礎,迎接 AI 搜尋時代的挑戰,可參考我們的 SEO 優化服務
.png)